堪称中国革命的创举、世界革命的典范的红色娘子军,于1931年5月1日成立于琼崖乐四区赤赤乡内园村,即现在的海南省琼海市阳江镇内园村。2000年5月1日建成,2023年修缮完成并免费对外开放的红色娘子军纪念园,就坐落在距离当年红色娘子军诞生地20公里的琼海市嘉积镇。纪念园主要有红色娘子军纪念馆、红旗广场、和平广场三大主体及附属设施组成。进入园区,从红旗广场、和平广场到纪念馆,是一条宽阔笔直的主通道。这条主通道既把园内三大主体组成系列,又是纪念园红色主体的中轴展线。红旗广场上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,紫铜色的琼花雕塑。和平广场上英勇战斗,艰苦生活,刻苦训练,军民情深,四组群雕和纪念馆门楣上方硕大的五星图案。与通道两侧翠绿高大的椰树交相辉映,彰显纪念园的主题和特色。
伴随着园区内不断播放的,也是我们这代人非常熟悉的红色娘子军连歌的旋律进入展馆。展览分为“女子军特务连战地纪实”、“《红色娘子军》经典流传”两大部分。讲解员熟稔动人的解说,让笔者全面系统学习了解了红色娘子军的英雄事迹。当年红色娘子军连的全称是,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务连,是当时第一支编入战斗序列的女子连队。这也是红色娘子军之所以名字这么响亮的缘由之一。全连编制103人,其中有3名男同志,分别担任连队庶务员、挑夫、号兵。1932年春末,中共琼崖特委将女子军特务连从乐会四区调往琼东四区,在红军独立师担任警卫任务,归红一团建制。又抽出一个排,吸收女青年,扩编为女子军特务二连,归红三团建制。此时,女子军特务连达到顶峰,编制为两个连,有4个排,12个班,共140人。
在红色娘子军成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 ,先后参加了伏击沙帽岭、保卫文魁岭等50多次战斗。其中,马鞍岭阻击战是最惨烈、最具巾帼英雄气概的一次战斗。1932年7月下旬,盘踞在广东省的国民党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陈济棠,派警卫旅长陈汉光,率所属3个团共3000多人,对琼崖革命根据地和红军进行围剿。8月1日,陈汉光旅突然袭击包围了中共琼崖特委、琼崖苏维埃政府和红军独立师师部驻地——琼东县第四区益平乡平坦村。琼崖特委立即决定,特委、琼崖苏维埃政府、红军师部和军政干部学校学员、红一团、女子军特务连一连,立即向母瑞山转移。当转移到马鞍岭后,特委决定,女子军与红一营留下来,坚守迎击追兵,掩护琼崖党政军领导机关西上母瑞山。她们在马鞍岭阻击数倍于己的国民党正规军,完成阻击任务后,红军暂时撤离。她们把仅剩的几十发子弹留给女子军一连二班的10名女战士,坚守阵地,掩护撤退。当天夜里,冯增敏带着一个班回到马鞍岭,接应时,10名女战士已全部牺牲。她们的壮举,体现了女子军英勇顽强、宁死不屈的大无畏革命精神。马鞍岭阻击战是女子军特务连成立后参加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战斗。此后,国民党军继续调集重兵对红军进行围剿。琼崖红军面临的形势愈发严峻,但马鞍岭阻击战有效地迟滞了敌人的进攻,让琼崖革命三大机关得以安然保存,顺利转入母瑞山,保存了革命火种,由此才有了后来23年红旗不倒的传奇。
红色娘子军里,最后一位离世的是100岁的卢业香,2014年去世。
红色娘子军里,最高寿、年龄最大的新党员是王运梅,102岁入党,2013年103岁离世。据王运梅的外孙女马世菊讲述,纪念园建成后,王运梅与几位老战士在园区做义务“红色教员”,宣讲红色故事。有一次一位游客在听讲时问她每年交多少党费后,回家就转问马世菊,我每年交多少党费,你都给我交了吗?马世菊告诉她,你不是党员,不用交党费。王运梅很是不解,我参加娘子军就交了入党申请书,说是被批准了,怎么能不是党员呢?但经马世菊向她耐心解释,王运梅又想起当年战斗环境的艰苦惨烈。她握着双手坚定的说,那我马上写申请书,一定要入党。2012年,102岁的王运梅被批准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她是红色娘子军,也是全党中入党年龄最大的新党员。当年电影《红色娘子军》吴琼花扮演者祝希娟,再次登台出演微电影《心愿》主角,讲述的就是王运梅百岁高龄入党的故事,在展馆内党员宣誓区循环播出,广受称赞。
红色娘子军革命精神世代弘扬,永续相传。1932年底,琼崖红军第二次反围剿斗争失败,女子军特务连战士,一部分英勇牺牲,一部分失散,中共琼崖特委为了降低损失,决定将一连、二连化整为零,疏散隐蔽,积蓄力量,以待时机。随后连长、指导员等几位连干部先后被捕入狱,又在1934年转移到广州国民特别感化院关押,直到1938年10月,广州沦陷前夕,被关在广州“感化院”达四年之久坚贞不屈仍未“感化”的8位女子军特务连干部,及琼崖女干部获释。出狱后,他们回到海南岛,在新的形势下继续发扬女子军特务连的革命精神,分别以不同方式投入伟大的抗日战争。
作为一个战斗整体,女子军特务连虽然只存在了一年多的时间,但红色娘子军的革命精神却影响、鼓舞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妇女投身火热的革命之中。1950年3月打响的渡海战役中,临高县新盈港的女船主黄金女先后5次冒着重重风险潜渡琼州海峡,出色的完成了把琼崖党政军有关干部送到雷州半岛的任务。1960年5月,红色娘子军连长冯增敏参加全国民兵代表大会,受到毛主席的接见。1965年,由8名女民兵组成的炮兵班参加海南军区组织的炮兵实弹射击比武,获得第一名,荣立集体三等功,被海南军区正式命名为八姐妹炮班。1968年8月1日,经海南军区批准,由阳江公社99名女青年组成的红色娘子军民兵连正式成立。1969年,代连长陈英莲赴京参加国庆观礼。习近平主席曾在2010年4月亲切接见百岁娘子军战士王运梅,并与她互致敬礼。2015年中央芭蕾舞团在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演出《红色娘子军》,将革命精神,跨洋传播。2024年3月1日,中央芭蕾舞团在红色娘子军纪念园举办了首演60周年回娘家见面会,向纪念园捐赠了演出服装,与海南各界代表共植木棉树,共话“红区”情,携手共进;以红色娘子军革命精神激励演好红色芭蕾。2024年5月1日,新时代红色娘子军民兵连正式宣告成立,并举行授旗仪式。民兵连由琼海不同阶层的青年妇女组成,她们都是所在岗位上的先进代表,更是红色娘子军革命精神的传承者。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大部分青年女性都是民兵连的成员。讲解员刘增茹告诉笔者:“我们加入民兵连,就是要践行红色娘子军敢于斗争,不怕艰险,英勇顽强,牺牲奉献的革命精神,做好本职,弘扬光大。
参观红色娘子军纪念园,让我心情激动,感受深刻。红色娘子军纪念园里,一尊尊雕塑,一件件陈列,一幕幕影像,一声声解说,传播的是英雄事迹,传扬的是红色精神,传承的是红色根脉。正如习主席所说:“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,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”。这宝贵的红色资源,正是中国人文化自信,制度自信的底气和根基。